您现在的位置是:新闻 >>正文
户革一个探索命链账中的之旅生眼文科我的区块
新闻3人已围观
简介最近在Web3圈子里,我经常听到"账户是区块链大规模应用的最后一公里"这样的说法。作为一个连代码都看不懂的纯文科生,这句话让我既好奇又困惑。在请教了技术大神@nake13好几个小时后,我终于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了,忍不住想和大家分享我的学习心得。AA的诞生:以太坊的自我修复想象一下,你家的保险柜(合约账户)只能被动接收存款,却不能主动取钱——这就是早期以太坊合约账户的尴尬处境。Vitalik确实是个... ...
最近在Web3圈子里,我经常听到"账户是区块链大规模应用的最后一公里"这样的说法。作为一个连代码都看不懂的纯文科生,这句话让我既好奇又困惑。在请教了技术大神@nake13好几个小时后,我终于把这块硬骨头啃下来了,忍不住想和大家分享我的学习心得。
AA的诞生:以太坊的自我修复
想象一下,你家的保险柜(合约账户)只能被动接收存款,却不能主动取钱——这就是早期以太坊合约账户的尴尬处境。Vitalik确实是个天才,但智者千虑必有一失。好在社区找到了个聪明的解决方案:在不改动底层协议的前提下,通过账户抽象(AA)给合约账户"松绑"。
这就像给一个只能接电话的老式座机装上智能手机系统,突然就能主动拨号、安装APP了。具体来说,AA让合约账户获得了"可编程钱包"的超能力,把原来死板的规则变成了可以自由组合的乐高积木。
钱包家族的那些事儿
现在的区块链钱包主要分两种:外部账户(EOA)和合约账户(CA)。打个比方,EOA就像你家门钥匙,完全由你掌控;而CA更像是银行保险箱,需要遵守特定规则。
AA的有趣之处在于,它让合约账户也能拥有EOA的特性。就像给保险箱装上了指纹锁,既保持了安全性,又获得了方便性。这种混合模式正在打破传统钱包的边界。
AA面临的现实挑战
虽然EIP-4337提案让AA向前迈进了一大步,但这条路并不平坦。就像早期的手机充电接口五花八门,现在AA标准也面临兼容性问题。更头疼的是Gas费问题——智能合约的计算量让手续费居高不下。
打包服务(Bundler)本是个好主意,但集中化可能带来监管风险。商业化模式也还在摸索中,就像20年前的互联网,大家都在尝试不同的盈利路径。
重新认识钱包的本质
经过这番探索,我对钱包有了新认识。私钥验证只是众多方式中的一种,就像登录网站不一定要用密码,还可以用指纹、面容识别。AA的出现正在扩展这种可能性。
作为一个技术小白,这段学习经历让我明白:区块链的创新往往来自对现有局限的突破。AA或许不是完美的解决方案,但它代表着Web3世界正在变得更加人性化。这不正是技术发展的终极意义吗?
Tags:
相关文章
象牙塔里的加密革命:顶尖学府如何重塑数字资产格局
新闻还记得2018年那个加密货币市场的寒冬吗?当时比特币跌到三千美元,市场哀鸿遍野,连Facebook都忙着封杀加密货币广告。就在这个节骨眼上,谁能想到耶鲁大学竟然带头"抄底",联合哈佛、斯坦福等名校投了Paradigm和a16z两支加密基金。现在看来,这群"书呆子"可比华尔街那帮西装革履的家伙有远见多了。名校捐赠基金的"叛逆"选择上周SEC披露的13F文件简直让人大跌眼镜——哈佛这个532亿美元的"... ...
【新闻】
阅读更多Tether重操旧业放贷:一场稳定币市场的微妙博弈
新闻说实话,当我听说Tether又开始玩起放贷的老把戏时,第一反应就是皱起了眉头。这家坐拥830亿美元市值的稳定币巨头,曾在2022年底信誓旦旦地说要把担保贷款清零,现在却悄悄重启了这个业务。这不禁让我想起那句老话:金融圈的承诺,听听就好。金融魔术师的障眼法Tether最近的操作堪称一场精彩的金融魔术。他们一边在第二季度偷偷满足了"老客户"的贷款需求,一边又承诺这些贷款将在2024年前全部清退。这就像... ...
【新闻】
阅读更多8亿用户撑腰的TON生态:高估值背后藏着哪些机会与风险?
新闻谁能想到,在熊市寒冬中,TON这个低调的选手竟一路杀进了加密货币市值前十?作为Telegram的"亲儿子",TON确实有着令人艳羡的出身——8亿潜在用户基础,这简直就是其他公链梦寐以求的起跑线。但说实话,现在市场对TON的狂热追捧让我有些担忧。估值与现实的差距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市场周期的老韭菜,我养成了看项目先看"性价比"的习惯。TON现在市值高达百亿美元级别,但生态里的真实资金有多少呢?打开De... ...
【新闻】
阅读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