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专栏 >>正文
欢与的狂一场解密金融社交实验思考
专栏8人已围观
简介最近在加密圈里,大家茶余饭后都在讨论一个现象级应用——Friend.tech。这个基于Base链的社交平台,巧妙地将粉丝经济和链上博弈融合在一起,创造了一个令人着迷的新型社交金融模式。社交金融的新范式简单来说,Friend.tech允许用户通过购买"KEY"进入特定的社交房间。这个设计最精妙的地方在于,KEY的价格会随着购买人数的增加而上涨,就像炒房一样,越多人抢购价格越高。平台和房主则从中收取交... ...
最近在加密圈里,大家茶余饭后都在讨论一个现象级应用——Friend.tech。这个基于Base链的社交平台,巧妙地将粉丝经济和链上博弈融合在一起,创造了一个令人着迷的新型社交金融模式。
社交金融的新范式
简单来说,Friend.tech允许用户通过购买"KEY"进入特定的社交房间。这个设计最精妙的地方在于,KEY的价格会随着购买人数的增加而上涨,就像炒房一样,越多人抢购价格越高。平台和房主则从中收取交易手续费,这种机制让不少早期参与者赚得盆满钵满。
记得8月份刚上线那会儿,整个加密市场还是一片萧条,Friend.tech却像一匹黑马杀出重围。短短两个月时间,团队收入就突破了2100万美元,累计交易超过1100万笔。这种爆发式增长让其他公链项目方都坐不住了,各种仿盘如雨后春笋般出现。
成功的秘密:降低门槛是关键
作为一个长期观察社交产品的人,我认为Friend.tech的成功首先归功于它巧妙地降低了用户门槛。它用Apple ID或邮箱登录的方式,让Web2用户能够轻松上手。更聪明的是,它通过Twitter账户连接,直接把用户在Twitter上的社交关系迁移过来。
这让我想起当年Instagram推出Threads时的做法,用户可以直接用Instagram账号登录。事实证明,这种"借势"策略对新社交平台的冷启动至关重要。Friend.tech初期还采用了邀请码机制,制造了一种稀缺感,等到市场热度起来了才逐步放开,这波操作可以说是教科书级别的增长黑客。
金融设计的魔力
但真正让Friend.tech爆火的是它精妙的金融设计。KEY的价格公式(S²/16000)保证了每个新用户都会推高价格,而且涨幅会越来越陡峭。这种设计创造了一种"早期红利",吸引了大批投机者入场。
更妙的是8月中旬推出的积分机制,给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。虽然具体规则不透明,但这反而增加了神秘感,让用户争相猜测哪些行为能获得更多积分。这种模糊性反而成为了一个完美的营销工具。
繁荣背后的隐忧
不过,作为一个理性的观察者,我也看到了这个模式的问题。平台上的安全事件层出不穷,从SIM卡攻击到恶意脚本钓鱼,用户的资产安全始终是个隐患。这让我想起AVAX链上的类似项目,甚至出现过智能合约漏洞导致TVL全部被盗的情况。
另一方面,用户体验的糟糕程度也让人头疼。加载慢、卡顿、数据不同步...这些问题都在消耗用户的耐心。相比之下,TOMO和New Bitcoin City等竞品在这些方面做了不少改进,比如TOMO采用了更流畅的原生App设计,New Bitcoin City则增加了语音聊天、红包等社交功能。
未来展望:昙花一现还是长期价值?
现在最大的问题是:Friend.tech能走多远?很多人批评它就是个庞氏游戏,靠新用户的钱来支付早期用户的收益。这种批评不无道理,但我认为事情没那么简单。
实际上,很多房间主已经开始为KEY赋予实际价值,比如分享优质内容、组织线下活动等。这让我想起Web2时代的知识星球,仅靠20%的手续费就能实现数亿年营收。如果Friend.tech能真正激活这些价值创造,它的生命周期可能会远超预期。
SocialFi的启示
Friend.tech的崛起给了我们一个重要启示:Web3应用不需要一味追求完全去中心化。它的聊天内容就没有上链,但这并不妨碍它成为成功的SocialFi产品。关键在于找到用户体验和价值捕获的平衡点。
随着AA钱包、MPC钱包等技术的发展,Web3应用的用户门槛正在持续降低。Friend.tech已经证明,当金融属性和社交属性巧妙结合时,能够爆发出惊人的能量。这或许预示着,Web3应用层的春天即将到来。
Tags:
相关文章
当SHIB代币每年被烧掉100万亿枚,距离1美分还有多远?
专栏最近Shibarium团队的表态让我这个老加密人陷入了思考。他们明确表示,销毁SHIB代币是个长期计划,按照Lucie的说法,未来8-12个月内我们就能看到Shibarium对柴犬币生态的实际影响。说到代币销毁,这真是个有趣的话题。记得上个月看到Crypto Basic的报道,光是Shibarium上线就带动了8月份50亿美元的SHIB被销毁。按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,12个月内销毁量突破600亿枚完... ...
【专栏】
阅读更多ETHS暴涨背后的操盘艺术:一场精妙的社群运营实验
专栏当整个Ordinals生态都陷入沉寂时,谁也没想到这个"山寨版BRC-20"的Ethscriptions会突然爆发。说实话,我盯着K线图看了好久都不太敢相信——这个在270-300美元区间躺了三四个月的"咸鱼",竟然在一夜之间翻了两倍冲到800美元!技术层面的"寒酸"现实讲真,第一次听说Ethscriptions的时候,我都替它捏把汗。没有像样的交易市场,连技术文档都是东拼西凑的,比BRC-20寒... ...
【专栏】
阅读更多区块链世界里的二八定律:以太坊与波场如何吃掉市场蛋糕?
专栏最近看到彭博社分析师Jamie Coutts的一篇分析,让我这个老区块链观察者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。原来在过去一年里,整个区块链行业的交易费用市场,几乎被以太坊和波场这两个"巨无霸"瓜分殆尽!谁在闷声发大财?数据不会说谎。根据Coutts的分析,在200多个智能合约和PoS区块链的激烈竞争中,以太坊凭借57%的份额稳坐头把交椅,而波场则悄悄拿下了31%的市场。这两个玩家加起来,居然吞掉了整个市场8... ...
【专栏】
阅读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