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现在的位置是:指南 >>正文

新一跌破大关吗比特币会轮牛年前能性市可2万分析

指南38281人已围观

简介最近收到不少朋友的私信,都在关心同一个问题:比特币这波调整到底要跌到哪里去?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今天就和大家掏心窝子聊聊我的看法。说实话,预测市场这事儿就像算命,但咱们至少可以从历史经验中找点参考依据。减半前的"最后一跌"会来吗?每次提到比特币减半,我都会想起2016年那会儿,市场恐慌得跟什么似的。现在的情况确实很像历史重演,我注意到很多分析师都在预警可能还有一波深度回调。按照我这... ...

最近收到不少朋友的私信,都在关心同一个问题:比特币这波调整到底要跌到哪里去?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今天就和大家掏心窝子聊聊我的看法。说实话,预测市场这事儿就像算命,但咱们至少可以从历史经验中找点参考依据。

减半前的"最后一跌"会来吗?

每次提到比特币减半,我都会想起2016年那会儿,市场恐慌得跟什么似的。现在的情况确实很像历史重演,我注意到很多分析师都在预警可能还有一波深度回调。按照我这个老韭菜的经验,如果市场真要"杀"一波,很可能会在未来4-5个月内出现。

翻翻历史数据挺有意思的:2015年那次减半前200天左右,比特币回调了24%;2019年那次更狠,直接砸了38%。按现在3万美元左右的价位算,如果再来个30%的跌幅,那2万美元这个心理关口还真有可能被试探。不过话说回来,市场永远比我们想象的更疯狂,记得2020年312那天,多少人以为要归零了?

那些等着抄底的"聪明钱"

现在有些人天天盯着1.5万美元的价位,总觉得还能再等等。作为过来人,我要说句实在话:真跌到1.5万的时候,这些人大概率又会想要1万以下再出手。这就是人性啊!我的建议很实在:与其整天猜底,不如老老实实定投。我自己从去年就开始执行每周定额买入的计划,虽然现在看着浮亏,但长远来看,这可能是最稳妥的策略。

减半行情的"套路"

根据我观察的几轮周期,减半前后市场往往会玩这几手:先是提前60天左右拉一波,各种利好消息满天飞,吸引韭菜进场;等大家以为牛市要来了,突然又来个回马枪。2016年那波减半前最后还砸了38%,2020年也有20%的最后一跌。这不就是在洗盘吗?把那些意志不坚定的都洗出去。

最磨人的是接下来的横盘期,可能持续好几个月。这个阶段最考验耐心,我见过太多朋友在这时候熬不住割肉了。但你要记住,大行情往往都是在大家最绝望的时候悄悄启动的。

牛市的"烟花时刻"

等所有的洗盘、震荡都结束后,真正的狂欢才会开始。这时候的上涨往往又快又猛,就像坐火箭一样。老韭菜们开始慢慢出货,新韭菜们争先恐后地进场接盘。说实话,在这个游戏里,真正赚大钱的永远是那些机构和早期布局的巨鲸。

不过话说回来,市场永远充满不确定性。谁也不知道明天会不会又冒出个黑天鹅事件。我的经验是:做好最坏的打算,但保持乐观的心态。投资最重要的是控制好仓位,管理好情绪。你们觉得呢?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。

看完觉得有帮助的朋友,不妨点个赞支持一下。咱们下期再见!

Tags:

相关文章

  • 11.1 比特币年内能否突破35000?市场走势深度解析

    指南

    2023年11月1日上午9:50更新(温馨提示:本文仅为个人观点分享,不做任何投资建议)朋友们好,今天咱们来聊聊比特币最近的行情走势。说实话,这几天我家里有点私事要处理,没能及时更新文章,还请大家见谅。不过好在市场走势还算给面子,给了我们一个缓冲期,让我们有机会好好观察当前的行情。记得上周比特币冲高到36000附近那会儿,很多人都在欢呼雀跃,结果转眼就被现实打脸了。这就像坐过山车一样,冲上去的时候... ...

    指南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当北京遇见香港:两座城市的Web3革命之路

    指南

    最近在北京发生了一件让我特别兴奋的事情。5月30日那天,我亲眼见证了"中关村互联网3.0产业园"的揭牌仪式。作为一个长期关注科技创新的观察者,我深切感受到,这不仅仅是一个产业园的落地,更是中国互联网进入新纪元的标志性事件。香港的金融科技基因说到Web3,就不能不提香港这个充满活力的国际金融中心。记得去年10月香港发布虚拟资产政策宣言时,我就在现场。那种对创新的包容态度,至今让我印象深刻。香港金管局... ...

    指南

    阅读更多
  • Big Time:一场转瞬即逝的造富幻梦

    指南

    说实话,看到Big Time这么快就凉了,我一点都不意外。这个号称"3A级"的链游项目,从疯狂刷屏到无人问津,前后不过五天时间。那些兴冲冲入场想要"月入20万"的玩家们,现在一个个都成了热锅上的蚂蚁。从天堂到地狱的十分钟10月18日那个早晨,估计很多玩家都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心情。BIGTIME代币在短短十分钟内暴跌15%,社群里炸开了锅。有人抱怨:"这项目三天两头出问题,太不靠谱了!"更糟心的是,大... ...

    指南

    阅读更多